<理論競合>
生涯建構論的起源與發展有其時代背景的成因,而此理論能夠逐漸成長也是能結合多重理論的觀點應用。包括將Holland的職業性格類型論視為一種適應策略,而不是一種預測未來的工具,補足原本Holland理論的去脈絡化特徵;Savickas也是認同Super生涯發展論的觀點,而提出生涯適應力來連結自我與社會的關係;另外,生涯建構論吸收敘事治療的方式,例如建構、解構、再建構皆是敘事取向的技巧。
其實在新興的生涯理論中,舉例如Krumboltz的善用機緣理論(planned happenstance theory)或是Pryor和Bright發展的生涯混沌理論(Chaos Theory of Careers)都不再以固定的思考方式來做生涯規劃,而是以好奇探索的心態來接觸新事物。皆和生涯建構論以「個案為主體」的思維風格有雷同之處。
<理論應用>
生涯建構論的早期應用是在觀念闡述及生涯適應力的觀念推廣,爾後Savickas著重在「生活設計諮商」(Life-Design Counseling)。也曾提出生涯建構訪談(Career Construction Interview, CCI)的刺激問句來試探個案,以此協助個案發展及實踐自我概念,包含以下問句:
1.在你小時候欽佩的人是誰?請舉例三個心目中的英雄/楷模人物
提問的重點不在於欽佩的對象是誰,而是欣賞的部份是什麼?這三位英雄/楷模人物有什麼相似或相異之處?而提問目的是描述個案的自我概念雛形。
2.你喜歡看什麼雜誌/電視節目/網站?
提問的重點在於是受到什麼原因而吸引?先從固定閱讀的雜誌,再到喜歡的電視節目及網站,循序漸進地試探。而提問目的是瞭解個案對什麼樣的環境及活動感興趣。
3.最近有喜歡什麼書籍或電影?它是在說什麼樣的故事
提問的重點在於強調當下的想法,由於生涯建構論重視生涯適應力的觀點,聚焦當下更能反映個案目前的狀態。而提問目的是瞭解個案對未來展望的可能結果。
4.你常掛在嘴邊的座右銘是什麼?
提問的重點在於透過個案自己認同的諺語或座右銘來自我療癒。若一時想不出來可改問最近有印象的勵志格言是什麼?而提問目的是瞭解個案如何砥礪自己。
4.可以分享一些小時候的經驗嗎?我很有興趣聽你說3~6歲時期的三個故事
提問的重點在於必須是一個具體事件,可以追問當時是什麼感覺?每段回憶陳述之後再以一句話作為標題,理想情況是包含「動作」的標題。而提問目的是瞭解個案的生活觀、看待問題的觀點。
小結:
由於生涯建構論強調個人的生涯問題需要回到個人的意義系統,因此,透過敘事取向的方式,可以一探個人的自我概念、自我認同。愚認為此模型的關鍵因素是再建構階段,因為解構個案的問題之後需要協助復原,再建構階段可以讓個案重新認識自我,也可增加晤談後行為改變的動力。
而Savickas大師所提出的生涯建構訪談是不斷淬煉出來的訪談架構,已受到後續學者的研究支持。愚認為對於瞭解及建構一個人的自我概念是很好的訪談架構,惟對於個案未來的生涯發展,仍缺少更直接關聯的刺探問句。
Reference:
Savickas, M. L. (1997). Career adaptability: 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-span, life-space theory.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, 45, 247–259.
Savickas, M. L., & Porfeli, E. J. (2012). Career Adapt-Abilities Scale: Construction, reliability, and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across 13 countries.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, 80(3), 661-673.
Savickas, M. L. (2013). 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. In R. W. Lent & S. D. Brown (Eds.),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: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(2nd ed.) (pp. 147-183). Hoboken, NJ: John Wiley & Sons.
Savickas, M. L. (2015). Life-design counseling manual. Rootstown, OH: Vocopher.
Maggiori, C., Rossier, J., & Savickas, M. L. (2015). Career Adapt-Abilities Scale–Short Form (CAAS-SF).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, 25(2), 312-325.